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我校承办安徽城市经济学会2024年年会 暨全面深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12-20    编辑:朱誉雅  核稿:钟玉文  终审: 陈好    来源: 经济与管理学院 点击:

12月14日至15日,由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安徽城市经济学会2024年年会暨全面深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在安徽源牌国际酒店举行。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安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周加来、池州学院院长王先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合肥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端明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省内外十几所高校师生和学术界、江淮论坛、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在内的近两百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会。

15日上午举行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开幕式,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端明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周端明在致辞中介绍了合肥师范学院发展历程、办学定位和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学院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吴华清教授首先回顾了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对安徽财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加来教授多年来为本学会的发展把脉定向,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致以崇高的敬意,最后提出安徽城市经济学会要辐射全省高校经管学院,借力安徽,努力走向全国的期望。

15日上午的年会主旨报告环节分上下两场,上半场有三场主旨报告,由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刚教授主持;下半场有两场主旨报告,由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华德亚教授主持。安徽财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加来教授以《城乡一体化能超越城乡融合吗?》为题作主旨报告,讨论了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的区别,深入剖析城市发展规律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李静教授以《中国面临外部经济环境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为题作主旨报告,阐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强调以新发展格局应对挑战,就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研究员以《中国城市经济的“第二曲线”》为题作主旨报告,探索了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方向。中国科技大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志迎教授以《合肥有模式吗?——一座城市的实战案例》为题作主旨报告,梳理了合肥市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从大都市走向大都市圈的合肥城市现代化道路选择。池州学院院长王先柱教授以《房地产投资还有多大空间?》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了以县域为载体的城镇化与都市圈经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调控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5日下午年会共举行四个平行分论坛。分别为分论坛一——新型城镇化、分论坛二——城市治理、分论坛三——城市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四——城市金融。分论坛报告汇报学者均从安徽城市经济学2024年年会征稿一百多篇投稿论文中筛选而来,分别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每个分论坛安排了4名点评专家,分别来自高校的教授、博士以及期刊的主编、副主编、责编等。在分论坛研讨会上,点评人分别从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结论和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文献评述的技巧、研究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性等方面与各位汇报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并提出进一步商榷和完善的建议;汇报者和点评专家等聚焦不同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不同见解也开展了真诚的碰撞。

闭幕式由安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周慧教授主持,闭幕式上还举行了获奖论文的颁奖仪式。本次年会征文共评选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6名。

此次会议聚焦学术前沿,剖析经济热点,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肯定与广泛好评。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学校与省内外高校,以及学术机构搭建了一个开放与互动的交流平台,对于促进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经济与管理学院:朱璟、周红星、许凤妹/文;毕诗琪/图)